3)第四千一百八十二章 我陈曦不服_神话版三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吸引力是非常致命的。

  更重要的是雷亟台扎上之后,是不用轮耕的,哪怕雷击带来的平均氮肥含量不高,但作为这年头粮食产量本身也低,雷击带来的氮肥甚至绰绰有余,种两茬普通粮食问题不大,最多产量低一些。

  故而有雷亟台的地方,目前有两种选择,种两种相对普通的良种,一茬冬小麦,一茬粟米,两者合计起来可能有个七石多,或者种一茬高产的超级良种,曲奇新研究出来的超级粟米,亩产六石。

  这玩意其实早在之前曲奇就研究出来了,但是所有的高产都需要考虑地力,以前没下发的原因就在于,种一茬下去,这地得缓两年,还不如种曲奇研究出来的高产四石粟米。

  这玩意儿刚好处于地力的极限范围之内,一年种一茬之后,剩下的时间种点黄豆什么的,成不成无所谓,第二年,还能继续种。

  实际上当时曲奇公开良种的时候,有亩产四石多,五石的,并不是曲奇的良种真的达到了这个水平,而是地好,土地的营养物质丰富,所以才能有那么高的产量。

  按照曲奇的估计,正常水平的耕地,也就接近四石,虽说远超曾经,但地力的上限就在那里,不能竭泽而渔。

  至于更高的产量,其实没啥意义,再高,没有肥料的情况下,真就是竭泽而渔了。

  故而亩产六石的良种,在以前只在某几个肥沃的大型农场耕作,有了雷亟台之后,才有了扩散的意义。

  不过截至目前,大多数百姓宁可花费点时间,也愿意种两茬,七石比六石多啊,这简单的数学题,他们还是会的。

  虽说从逻辑上讲,陈曦是希望百姓种一茬的亩产六石的良种,这样从效率上来讲更符合社会大环境,不过这种事情,陈曦不会特意推动,有些事情,靠嘴上说没意义。

  “从种田的角度来讲吗?”温酉有些不解的询问道,他是准备在中亚搞片地方的,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说法吗?

  “是的,目前来看东北和中原比起来没有什么区别,但随着之后中原解决肥料问题,粮食产出就更多看气候了,到时候东北那边的亩产就追不上了。”陈曦笑着解释道。

  “这没办法,东北那边拿最好的良种,一年种一次,不轮耕,也就每年亩产六石,而恒河这边,真要说土质各方面其实远不如东北,但他们一年种三次,也不休耕,就算一次只有两石多,一年起码也有七八石,怎么比都比不上。”赵真随意的说道。

  实际上赵真说的已经是保守情况了,恒河也有上田和下田,一年分旱季、雨季、凉季,旱季产量最低,雨季和凉季产量最高,和罗马那边的地中海气候不同,恒河其实气候分明,最起码种田时间明确。

  当然当地人不种田也实属正常,这就没办法说了。

  可真要说,旱季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idou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