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百零三章袁世凯的计划_帝国争霸系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三百零三章袁世凯的计划

  在张伟陪着小玉儿以及皇子的期间,袁世凯与帝国的联系一直未断。

  袁世凯,字慰亭,号容庵,项城人,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,北洋新军的创始人。

  由于夏帝国的影响,以及袁世凯的军队实力比历史上更加强大,再说了,袁世凯个人对大清国一直是忠心耿耿,虽然遭到多次弹劾,大清国朝廷一直对他恩遇有加。

  袁世凯不仅要经常汇报大清国内的重大事件并相互交换意见,而且就准备起事的细节等与夏帝国进行详细沟通。

  袁世凯作为大清国的华族重臣,手中掌握着大清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,个人声望在华族中仅次于张之洞;其继承的北洋是大清国最强大的军事、政治和经济集团。

  现在整个北疆、直隶、山东、河南与山西诸省都在北洋新军的控制之下。

  北洋新军8镇中有7镇绝对服从袁世凯的指挥,北疆12镇以及半岛特区的10个混成协也属于袁世凯能指挥的军队,还有广东省新建新军,也属于袁世凯的势力把持。

  强大的军事、经济实力,加上有夏帝国的支持,袁世凯对推翻大清国,夺取全国政权充满了信心。

  全国各省虽也训练新军,不过从数量、武器装备、训练水平、战斗力等都不可与北洋新军相抗衡。

  在1908年下半年,袁世凯多次面见太后只好,也感觉她存在的时间不会很长了,在佩服夏帝国准确的判断之外,加紧了同夏帝国的联系与沟通,经过秘密谈判,扩大贷款金额,提前储备武器弹药等预备工作。

  袁世凯分别就军事、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人员任命等诸多问题,提前与夏帝国进行确认沟通,他知道,要是没有夏帝国的支持,自己走不到这一步,要是夏帝国不支持自己,那随时会有人替代自己的位置,至少北疆12镇与半岛10个混成协就不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下,而北洋新军8镇也只是在自己的间接控制之中,夏帝国想更换人选是十分容易的事情。

  首先确立了国体是君主立宪制,国名为中华帝国,这非常符合大清国当时国民的呼声,而且夏帝国就是采取的君主立宪制,袁世凯非常容易的接受了这个方案,就是北洋集团诸人也能接受这个方案。

  实行军政分离方案。

  在军事方便,袁世凯的计划是效仿夏帝国,建立总参谋部,总参谋部直接归皇帝管辖,下设陆军部和海军部;陆军部和海军部负责部队训练、日常管理、作战指挥、军官考核等,总参谋部负责部队调遣、军官升迁、后勤、装备、军官培养、士兵招募等工作;袁世凯的计划是由王世珍担任总参谋长,冯国璋担任陆军部长,萨镇冰担任海军部长;把边疆将军与边疆行政官合并为边疆总督,由段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idou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