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零一章大清国的局势_帝国争霸系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封孩子为秦王,是将来帝国的皇太子,皇后可满意?“

  ”谢谢陛下,我很满意,只是陛下起好名字了吗?“

  张伟说:”我已经想好了几个名字,现在想听听皇后的意见,皇后的名字中有个玉字,所以,就以玉作为当中的一个字,后一个字我选了......“

  张伟还没有说完,小玉儿就很不礼貌的打断了张伟的话,她说:“陛下,不可,男孩子的名字中带玉不好,我不喜欢,还是取个霸气点的名字,我可不想孩子长大了带娘娘腔。”第三百零一章大清国的局势

  “那皇后心中有什么备选的名字没有?说来我参考一下。”

  小玉儿想了一下后说:“陛下,现在世界弱肉强食,强者为尊,尚武之风不可废,秦王将来要继承陛下的丰功伟绩,没有点强权、霸气怎么能行?”

  “皇后想多了,在咱们的有生之年,肯定会称霸世界,等孩子长大了,不会再出现打打杀杀的情景了,以后还是要以德治国,世界要按照帝国制定的游戏规则办事,哪里还需要强权和霸气。”

  皇后想了一下,就说:”既然如此,那就选择一个具有浩然正气的......,对,就是孟子说的浩然正气,我的意见是叫张浩正,小命就叫正正。希望他长大了具有刚正宏大的精神品质和胸怀,正大刚直的气势,能担负起一国之君的重担,不辱陛下的威名。“

  张伟感觉皇后的话也对,既然皇后喜欢,那就同意了皇后的意见,并让皇室宣传部对外宣布,秦王的名字叫张浩正。

  张伟在陪着小玉儿坐月子的期间,一直关注着大清国的局势。

  按照张伟的印象,到年底前,大清国太后、皇帝应该死了,具体是哪个月,哪一天,他就记不清了。不过预备工作必须做在前面。

  9月初,段祺瑞接到杜世辉的电报,要求其集结各镇军队,将择机举行军事演习。

  9月,杜世辉中将负责训练的10个混成旅更换装备,每队装备4挺轻机枪,每营配3挺重机枪,每标配6门65毫米射速山炮,每协配36门75毫米速射山炮;所有官兵全部归队。

  肖旭光大都督命令1艘兰芳级战列舰,2艘兰芳级战列巡演和10艘驱逐舰于10月中旬进驻旅顺港,并宣布以后旅顺港将作为北方战区第二军港;

  以联合演习为名,分别从乐浪、新洲省和直辖区抽调1个师的禁卫军,1个师的国防军在10月下旬进驻半岛特区。

  驻大清国的大使武文斌在张伟的指示下,从下半年开始,每月都要借故进宫拜见太后一次,主要是亲眼看看太后的身体如何。

  袁世凯也早就得到类似的暗示,要等太后和皇上驾崩之后才能举事,他知道,夏帝国选择的时间点,是大清朝廷群龙无首之际,遇到的反抗最小,举事的成本最低,最容易成功。

  李平民领导的情报机构,对这件事情也是极为关注。

  相关大清国局势的情报也被不断的送到张伟的办公室。

  八月,光绪皇帝,因长期抑郁寡欢,且一直患有痨瘵痼症,病情日趋恶化。

  九月,太后有咳嗽、肋痛、口渴、舌干及肢体软倦无力等症。

  十月中旬,光绪皇帝病入膏肓,御医已下“恐将猝脱”的诊断。

  十月下旬,太后于福昌殿召见军机大臣张之洞、世续、醇亲王载沣商议立嗣。慈禧太后欲立溥仪继嗣,其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。张之洞、世续怕出现光绪皇后垂帘听政局面,主径立载沣。慈禧太后以为同治、光绪已是兄弟相继,再立载沣,三代均兄弟传承,史无前例,定立溥仪。

  十一月上旬,正式谕诏载沣为监国摄政王,其子溥仪入宫读书。

  随着消息不断传来,张伟估计,大清国太后和皇帝驾崩的时间已经不远了。

  到10月底,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,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了。(未完待续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idou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