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九章 、东出卢龙_汉魏文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于。常怀感激心,愿效纵横谟。倚剑欲谁语,关河空郁纡。”

  这首诗乍想起来,其实很好修,因为所押的尾字在汉音中韵母也都很接近,除了一个“驱”字出韵外,其它都不用改。当然啦,是勋不会原文照抄——他跑到襄平来,难道是来怀念李将军的吗?既然说了因时事而作,当然要字字契合,才能以诗代言,来游说在座的辽东群臣啦。

  所以开篇先照抄“东出卢龙塞”,然后第二句就改了,没有啥“浩然客思孤”,而述自身所来——“拥旄驾长车”。我是奉了朝廷之命,手持节旄,乘坐马车,东出卢龙,到你们辽东来的哪。然而途中所见:“亭堠列万里,汉兵犹备胡。”这汉兵不是指的曹兵,而是指的公孙度的辽东兵,那意思是:你们辽东的汉兵还在防备胡人(乌丸)的侵扰啊。

  接着:“边尘涨北溟,虏骑遮道呼。辽东兵虽锐,方伯意犹孤。”“方伯”就是说的公孙度了,仿如一镇诸侯,为朝廷牧守北疆,然而兵马虽盛,终是孤旅,恐怕难以抵挡嚣张的胡骑。

  “相国乃奋缨,按剑出皇都。总戎扫瀚海,一战断单于。”知道你们守备辽东相当辛苦,因此丞相大人便亲自率兵前来接应,好在天心所向,一战而“断”单于之首——你以为大军前来是为的啥?就为了追二袁?错啦,是为了救你们啊!

  然后随口加了四句,极言自军之盛——“铁甲三十万,骠姚百千余。闻战皆踊跃,虏首割为膴。”我有三十万大军,成百上千的名将,将士们闻战则喜,要割取胡虏的首级来祭告上苍。尔等怕是不怕?

  最后四句收尾:“应怀感激心,兹效纵横谟。行过黄金台,昭王亦丘墟!”我们千里来援,为你们扫清胡虏,你们就应当心存感激,投效我主,听其所命。我来得时候,在燕地看到了黄金台的遗迹,当年燕昭王何等意气风发,如今不也变成一掊尘土了吗?燕国又何在?妄想割据北边,千秋万世,真有那么容易吗?

  其实这首诗,是勋在路上就已经开始构思了。他跟着曹操北征三郡乌丸,王粲王仲宣为了作诗,竟然要求跟着,是勋不禁心想,倘若仲宣要求我也以诗应和,到时候怎么办?我的诗名与他不相上下,结果经此大战,他华彩的诗篇是热腾腾出炉,到我却无一字记述,会不会被人笑话呢?所以早就想着,我起码得作上一首,好将来应付差事。

  今日宴间,既然柳毅相请,辽东群臣应和,是勋干脆就把自己原本的构思小小修上那么一修,加上警告公孙家的词句,傲然吟出。座中都为士人,虽说学问大多不怎么的吧,要他们作诗困难,但是勋这首诗言不甚古,要想听懂其中含义,还是没有问题的。众人先是随口喝彩,然后各自沉吟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idou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